5月19日,音“悦”贵州——2025国际鼓圈贵州行活动嘉宾走进贞丰,深入到民族村寨——龙场镇对门山村,观看铜鼓十二调表演,与非遗传承人互动交流。
踏进对门山村铜鼓馆,采访团成员便被悠扬悦耳的鼓声所吸引,对馆内的铜鼓产生了浓厚兴趣,仔细观察每一面铜鼓的纹饰以及敲击手法,并尝试敲击铜鼓,大家对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价值表示高度赞赏。
“当我走进这个院门那一瞬间,我看到这些爷爷奶奶们,他们穿戴着自己节日的盛装,在那儿载歌载舞,那一瞬间,我真的有穿越的感受,当我听到那个声音,非常悠扬,非常有质感,而且很沉的那种声音传出来的时候,就仿佛它是有生命的,它不仅仅是一个乐器,我会觉得它好像是一个‘千岁老人’。”鼓圈引导师联合会副会长周瑶说。
“很高兴今天来到贵州,跟非遗传承人一起玩打鼓,这个铜鼓真的是非常有意义,铜鼓的声音我是第一次听。我很喜欢贵州这个地方,很有历史的文化,这么漂亮的地方,希望可以再来贵州和大家一起玩。”中国香港知名鼓圈引导师何若谷说。
采访团成员们纷纷拿出自己的乐器,不同的旋律和节奏汇聚成一股强大力量,搭建起沟通交流的桥梁,共同演绎一场跨越国界的音乐盛宴。
“我叫KUMIMASUNAGA(久美),来自日本,我非常热衷于通过节奏将人们凝聚在一起。今天的活动太棒了,因为我们都说着同一种语言——音乐,所有人一起演奏、跳舞、歌唱,共同创造了新的音乐。”VMC认证鼓图培训师KUMIMASUNAGA(久美)说。
“这次我们还有很多的朋友来,我们用自己的传统、自己的音乐融合在一起,我觉得音乐是超越语言文化和肤色、国籍的,把我们紧紧连接在一起。”周瑶说。
对门山村铜鼓馆大约有130年历史,馆内珍藏的每一面铜鼓,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,它们不仅是乐器,更是布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,让活动嘉宾对铜鼓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。
“我在中国看到了不同的鼓乐文化,这种文化有其丰富的内涵,对我来说,印象深刻,感觉也很好,非常感谢你们,让我们都能享受它。”美国鼓圈引导师协会(DCFG)高级顾问JohnFitzgerald说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