贞丰县:“三个到位”打牢村级换届基础
贞丰县把村(社区)“两委”换届作为当前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头戏,县乡两级共同发力,聚焦村(社区)“两委”换届“八个摸清楚”“七个心中有数”,逐村逐人进行分析研判,找准问题症结,注重激励关爱,选优育强后备力量,着力为第十一届村(社区)“两委”换届打牢基础。
摸排研判到位,打牢换届“底子”。一是领导带头摸排,做到“胸中有图”。制定《关于建立贞丰县第十一届村(社区)“两委”换届工作联系点的通知》,建立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包乡走村入户、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联户制度,明确1名县级领导班子成员联系1个乡镇(街道),1名乡镇(街道)领导班子成员包保1个村(社区),逐村开展走访摸排,做到全面精准掌握、全局精准谋划。二是组织调研掌握,做到“心中有数”。由县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带队负责,组成9个业务指导组,围绕“八个摸清楚,七个心中有数”,通过问卷调查,电话抽查,实地走访等方式,对全县168个村(社区)逐村进行精准摸排,深入了解情况,确保指导有方向。三是乡镇分析研判,做到“手中有招”。乡镇党委组织专题会议对各村摸排的情况和后备干部人选进行逐村、逐人分析研判,全面研判掌握各村(社区)“两委”换届中可能存在的问题,并因村提出解决办法,分类解决,强化风险防范。
选优育强到位,备好选手“种子”。一是拓宽人选渠道“广泛选”。充分发挥挂点领导、下沉驻村干部作用,对各村(社区)还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、退役军人、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、产业大户、致富带头人等进行摸排,建立信息台账。对当中思想积极、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员进行走访,通过面对面交流、引导,进一步了解意愿,最后由乡镇党委组织对愿意到村工作的人员进行深入研判分析,符合条件的纳入村级后备干部管理。目前,全县168个村(社区)共摸排“两委”成员后备干部人选917人。二是严格选拔标准“全面筛”。对纳入村级“两委”后备干部管理的人员,组织县纪委、县公安局、县信访局、县司法局、县民宗局等部门进行“背景”审查,对存在刑事犯罪前科、有违纪违法线索和正在立案查处、处分期内等不适宜任村干部的人员进行清理,确保后备人选质量。三是注重帮带提升“倾心育”。进一步压实责任,由挂村领导、驻村干部等对各村(社区)选出的后备干部人选进行结对帮带,定期进行走访,了解思想动态,引导参与村级事务。同时,还将村级后备人选通过选任村民小组长、村级信息员、村常务干部等方式进行实岗锻炼,逐步提升工作实践能力,对通过帮带了解和实岗锻炼中无法胜任村干部的后备人员进行淘汰,确保村级后备干部人选政治素质过硬、群众认可。
激励保障到位,招揽多方“才子”。一是提高报酬标准“吸才”。制定《贞丰县村(社区)常务干部管理办法(试行)》,将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的工资报酬提升到每月3700元,其他常务干部提升到每月3500元。对支书主任“一肩挑”的村支书在基本报酬的基础上再提高20%,达到每月4340元。二是完善保障机制“稳才”。将村干部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,任职期间按照规定为村(社区)党组织书记购买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、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。为其他村(社区)常务干部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,实行个人缴纳一半,县财政补助缴纳一半。同时,为全体村常务干部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。三是强化多种奖励“激才”。由乡镇党委指导各村制定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方案,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公示后,每年拿出当年村集体经营性收益纯收入的20%对带头入股村集体合作社并参与合作社经营的村干部进行奖励。建立报酬可持续增长机制,根据任职年限逐年递增,村干部每工作满一年,在基本报酬的基础上每月增加30元工龄工资。同时,对年终考核为优秀的村干部,每人给予500元奖励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